在2014苏州老年星光大道九月赛的预赛舞台上,出现了一支令人刮目相看的团队,——白洋湾街道晚晴健身舞蹈队。20名队员的平均年龄是65岁,最大的72岁。她们在《好日子》的欢快乐曲声中,表演的生龙活虎。一身身金色的舞蹈裙装青春靓丽,一只只粉色的健身小球,随舞步上下、左右飞腾,似彩蝶般灵动,像花朵般美丽。这种用舞蹈的语汇融入健身的动作,既喜庆活泼又健身强体,让观众耳目一新。加上她们的动作整齐、步调一致、刚中带柔、柔里藏刚,煞是好看。最后还来了一个大劈叉,标准的劈叉动作使观众惊叹之余大受感动,这得下多大的功夫啊!由此,评委打出了全场最高分:9.73分。
她们的领队胡静秋阿姨告诉笔者,“我们的队员不仅年龄大,而且来自各地的各行各业。有退休的老师、工人、医生,还有农民、居民。文艺水平参差不齐,但爱好志趣相同,就走到了一起。10年来,为了不断提高整体水平,请金阊老年大学的老师精心辅导,编排各种适合老年人的舞蹈动作。教的耐心,学得认真。大家互相包容、互相帮助。”
72岁的魏秀兰阿姨来自甘肃兰州,原是兵工厂的福利科科长,管着4000多职工和2000多家属的后勤服务工作。一次在分房的过程中,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把腿摔坏了,走路一瘸一拐的。几年前,女儿、女婿在苏州工作并且买了房。她退休后也来到苏州。开始还担心生活不习惯,环境不适应,住一阶段玩玩就回去。谁知没多长时间,便喜欢上了这里。她觉得苏州天气好,环境好,人更好。尤其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了晚晴健身舞蹈队,一向喜欢文艺活动且有一定舞蹈基础的魏阿姨,便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这支队伍。知道内情的人都佩服她的坚强毅力和吃苦精神,因为她的俩个膝盖都坏了,全部置换成铂金的人工关节,上下蹲起非常困难。可跳舞中上上下下的动作很多,难以避免。她不怕痛,不退却,硬着头皮咬着牙坚持训练。总要求自己把动作做得规范、到位,绝不拖大家的后腿。几年来,她已成了“晚晴”最刻苦最认真的积极分子。有时回到兰州老家,还不忘把学到的本领教给当地的朋友们,惹得朋友们十分羡慕地说:还是苏州好啊!现在,魏阿姨已办了苏州常住户口。她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老话说得一点都不错,苏州真是个好地方,能在这里生活,是我的一大福气。尤其是我参加了这支队伍,找到了快乐的钥匙,我太喜欢这个团队了。大家在一起不为名和利,只为寻开心,只求能健康。全队团结一致,谁有困难大家伸手帮一把。听到哪个人生病了,总要自己掏钱买了营养品去看望、慰问,带给她精神鼓励。虽然演出没有收入,还要自己出钱买服装,但人人毫无怨言。
虽然比赛结果不尽如人意,她们没有拿到奖,但这丝毫影响不了大家对舞蹈艺术的热爱。魏阿姨认真地说:“跳舞只是为了健身,为了开心,拿不拿奖都无所谓。我只要一跳起舞来,什么烦恼、忧愁、病痛,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只觉得除了开心还是开心。我绝不会轻易放弃,这也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心愿。
这真是:最美不过夕阳红,人间最重是晚晴。愿“晚晴”的老朋友们天天开心,年年开心,永远开心!

苏州老龄工作特约通讯团 王凤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