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我市姑苏区文化馆里一片欢声笑语,“2015苏州老年星光大道原创节目展演暨闭幕式”在这里隆重举行。根据市老龄协会的部署,姑苏区文化馆从今年上半年起在各街道、社区宣传发动,鼓励支持老年文艺团队自己创作编排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节目。现在已经到了收获阶段,通过初选,一些比较优秀的原创节目脱颖而出,为即将到来的全国第三个老年节献上一份厚礼。
葫芦丝原本是云南地方的传统乐器,擅长演奏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乐曲。金阊葫芦丝艺术团通过实践用它创作出了具有苏州江南风味的乐曲《姑苏乡音》,一开场就牢牢抓住了观众的耳朵,引来一片叫好声。白洋湾艺术团带来的《打夯歌》是从过去流传的劳动号子里提炼而来的,高昂的曲调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豪放之情,也勾起了观众对于以往打夯建桥筑路造房子的种种回忆。《巴望》在苏州话里的意思是盼望的意思,姑苏评弹社的成员们为大家唱起了自己儿女孝敬长辈的故事,其中夸张诙谐地批评了如今社会上一些不尊敬老人的不良现象,让观众在哈哈大笑之余回味并接受教育。新韵艺术团的《梦思路》演绎了丝绸之路上的种种风土人情,宣传了建设“一路一带”的重要意义。胥江曲艺团表演的小品《心声》讲述了婆婆和妈妈在产房外等候孙女出生的故事,用喜剧性的表演方式表达了当今“生二胎”的社会现象,博得了观众阵阵笑声。还有吴门艺术团的《小巷里的记忆》、知青艺术团的《抗战歌曲联唱》、岁月如歌艺术团的《匠韵》与上述节目都荣获了2015苏州老年星光大道创作专场最佳星光奖。
“2015苏州老年星光大道”组委会的部分领导,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邵建清同志、苏州市民政局老龄办主任刘贵祥同志,市老龄协会副会长严文龙同志以及原苏州市文化局局长周文祥同志等出席观看了演出。至此,“2015苏州老年星光大道”在年初制定的全年赛演计划已经全部完成。
市老龄协会作为“苏州老年星光大道”活动的召集人单位,遵照市领导的对老年星光大道活动“持续化、扩大化”的批示精神,今年年初认真研究制定了2015年的赛演活动计划,全年活动在2014年赛演活动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创新,不仅安排戏曲、独唱、合唱、广场舞、舞蹈和创作节目等各种专场赛演活动,还走出城区与园区和吴中区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2场城乡联动活动,为郊区镇街、村社的20多支老年文艺团队搭建舞台,让普普通通的草根市民登台演出,展示健康快乐的风采。此外,还与市知名旅游企业合作组织了老年游演活动,在3月底一批老年文艺团队赴杭州与当地老年文艺团队交流联欢; 在11月份还有一批老年文艺团队将前往与镇江、连云港等地的老年文艺团队交流联欢。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200多支老年文艺团队5000余位老年文艺爱好者登上2015苏州老年星光大道的舞台,全年演出16场次,比2014年增加了6场次,平均一个月2场,节目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为满足广大老年文体活动爱好者渴望学习交流提高的需求,受“苏州老年星光大道”组委会委托,市老龄协会还举办了“基层文艺指导员培训班”,取名为“快乐百灵鸟”,希望他们像百灵鸟一样,传送欣欣向荣的春天信息,呼唤更多的老人脱离“寂寞一族”加入“康乐老人”行列。有50位老年文艺团队的管理者或骨干报名参加。通过4个月18课培训,有39位“快乐百灵鸟”合格结业,他们回去后学以致用,有的已经初见成效,改进了团队管理, 编排了更加精美的文艺节目,更好的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如今,“苏州老年星光大道”活动已经在城乡老年人中间生根,广大老年文艺爱好者感谢市领导以及各级领导的关爱,都为自己能够在苏州老年星光大道的舞台上演出而感到自豪,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实现了属于自己的“中国梦”,更为自己“健康快乐”的精彩人生鼓掌欢呼。











|